成功的奥秘
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的前期,城市建设刚刚起步。那个时候个人从事运输业还在朦胧阶段,但很多人已经从中嗅到了金钱的味道,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像我们这样处于省城和建筑沙石产地中间的小镇,自然也就很快的走入到运输行业的大军之中。
我略微算了算,那个时候,我们一个户数不过百,人口不过千的小集镇,居然拥有各式运输车五十多辆。每天没日没夜的向省城输送黄沙和石子等各类建筑材料。在把建筑材料倾倒进省城的同时,一捆捆的钞票自然也流进了这些货车驾驶员的腰包。他们虽然很是劳累,但却一个个真的财大气粗,俨然都成了这个农村小镇的成功人士。
五十多辆车,就诞生了五十多位成功人士,这在我们这个乡下小镇那是极为风光的事情,就连菜市场也因为这些成功人士的存在而变得异常红火。这样的成功模式也激发了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运输事业当中。我当然也是其中的一个。
想要从事运输,首先你得学会开车,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即便有人雇佣驾驶员来干活,车主自己参与进去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于是,想要成为成功人士的我,也就义无反顾的当上了某一辆运输车的跟班小弟。那时候,学车不用到驾校,只需要跟着车子跑个一两年,基本上也就可以学会开车,然后去考试办个驾证即可。
我是在很认真的学,师傅也很认真的教,只是等到我学得差不离需要考驾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儿,我的母亲去世了。随着母亲的去世,本来规划好的买车大计也就成为泡影。也就是说,即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货车驾驶员,也不可能有钱买车,或者说借到钱买车。刚刚结婚的我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嗯,也不能说一无所有,我结婚的时候,还欠着饭店八百块钱的饭钱。这张账单以及我身边娇怯怯的妻子就是我的全部所有了。
眼看运输大业是干不成了,我和妻子可以说是一筹莫展。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不过好在我家当时有几间沿街的房子。那个时候,这种房子算不得铺面,因为小镇太小,除了一般乡镇所必备的粮站、供销社之类的商业,根本就支撑不起来任何一种商业足以让我们小两口谋生。所以,沿街的房子也都租给那些从事运输的成功人士作为住房了。
就在穷极无计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件事。那时候,我们这个小小的街道上几乎停满了运输黄沙的大货车,但当时的汽车修理和维护保养等服务业却根本没有跟上。除了一些简单的修理驾驶员们可以自己做之外,就连买一桶润滑油都要去省城。虽这些车子每天都会去省城,但这些繁琐的事情显然很是耽误他们挣钱的时间。记得有一次我跟车的那位车主就一边开车一边慨叹,要是家门口就能买到这些玩意儿就好了。休息吃饭的时候,做做保养,换换机油,既方便又耽误事儿。真可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虽然当时我也是无心的那么一听,可是在这个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这个说法就如一道闪电,刺破了我无奈的心灵。对,就这么办,几万元的车子买不起,几千块钱的润滑油店铺我还能想一点办法。
于是,依靠妻子娘家以及我上学时初中班主任的帮助,怀揣着四千七百元钱,我去了一次省城,回来后,我就成了一个小小的润滑油店铺的老板。开门大吉的是,傍晚当我把润滑油运回家,还没有摆放好。就已经有相熟的车主促成了我的第一笔生意。他买了四桶长城机油,按照市场价每桶赚3.5元,一共是十四元,我连本带利收了一个整数,赚了十一块钱。终生难忘的十一块钱。
生意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入,我所销售的油品也越来越全,然后我又增加了一项服务,那就是帮这些车主免费更换机油,齿轮油。另外还帮他们加黄油。搞过大货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加黄油这种事,很是脏累。但那个时候,只要有钱挣,脏累真的不在考虑之列。当然,加黄油也是一项比较挣钱行当。慢慢的,我的收入越来越多,没过两年,我居然成了那些成功人士的债主。因为他们的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各项收费也越来越高,再加上货运是一项风险性极高的行业,慢慢的有些车主出现了亏本。而我的润滑油店铺,却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行业。五年之后,我也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莽撞青年,变成了一个颇有产业的成功人士。
嗯,我的故事说完了。下面咱们来说一说一个大家如雷贯耳,更为成功的成功人士----马云。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办厂挖矿卖资源,各类实体产业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而起。在为国家吸纳了一大批就业人口的同时,也创造了无数个实体经济里的成功人士。从内销到出口,从进口到生产,数以百万计的成功人士出现在我们的这个国家。其中也不乏很多先打工后创业的成功人士,但他们从事的都是自己熟知的行业,或者是邻近的产业。所谓一门不到一门黑。大部分人都不会脱离自己熟知的产业。我想,如果马云一开始就一头扎进某个电器厂的话,那么他混得最好也不过是成为董明珠这样的人。而能够成为这样的人,也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毕竟,数一数当下中国的国际知名品牌,也不过就是那么几十个,或几百个。
我不知道当初马云是如何想到从事网络营销这一行业的。但很显然,他在全中国都在盯着实体经济大蛋糕的时候,在全国物质资源丰厚到无与伦比的时候,他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就如我选择零售货车润滑油一样,他选择了为全国各地丰厚的物质销售做交流渠道。虽然我挣的那点钱都不够在淘宝买一个钻,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没有我们小镇繁荣的运输行业,就不会有我的成功,没有中国繁华的社会背景,就不会有马云的成功。
很显然,马云比我要聪明得多,所以他一定早就体会到这一点。作为他这样一个靠着中国繁盛背景成功的人,如果失去了这个背景,那么他的成功也就很快的烟消云散。这就如我当年一样,当小镇的货车运输成为过往云烟的时候,我的润滑油小铺也就生意清淡,最后只得再找门路。
最近的达沃斯论坛上,马云和一个美国记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问者咄咄逼人,答者妙趣横生。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个主要看点。
首先马云说,美国如今的状况不能怪全球化,更不能怪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因为美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其实他们赚了最多的钱,只是钱没有用于民生,没有用于发展,而是用在了打仗上,而更多的钱其实是落进了私人的腰包。
这是一个高屋建瓴的阐述,当某个人或团体有了钱后,应该合理的把这些钱用在有利于可持续性的发展当中,而不是乱花,甚至塞进腰包不想再掏出来。当年我们的小镇如果有这样一个人,振臂一呼,把货运产业团结起来,打造一个专门为省城提供建筑材料甚至组织更为庞大的全国性运输行业团队的专业化城镇,那么我们这个小镇的未来必然会熠熠生辉,不至于现在已经被拆的一干而尽。
接着美国记者索尔金提问到,如果说中国代表了东方,那么是不是美国就代表了这个世界上的其他方?
马云的回答是,世界需要要新的领袖,但新的领袖应该是带着全世界携手共进,而不是来教导大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对于一项喜欢指手画脚的美国来说,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中国正在打造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你们美国在干什么?难道心里没数吗?你们正在构建一个封闭的世界,一个排外的世界,一个美国可以颐气指使的世界。
索尔金再度抛出难题:你觉得阿里和亚马逊的那种商业模式更成功?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爸爸妈妈谁更好。孩子一般都会回答,两个都好。当然,孩子说不出两个都好是好在哪里的缘由。但马云可以说出来。因为马云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比较阿里和亚马逊两种不同商业模式的区别之后,马云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如果这个世界仅有一种商业模式,那也太乏味了。
这是话中有话、。商业模式的多样化可以促使这个世界的贸易更加精彩,也使得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服务。,。你美国觉得自己的商业模式好,,那么没有人反对你去这样做。反之,美国也不能以自己的模式去迫使他人采取和你一样的模式,。
还有一些问答也很精彩,但和我这篇文章的关系已经不大了。所以我们就此打住。咱们回到自己的话题上。
很显然,马云目前的认知是很清楚的,没有中国的强大与繁盛,他的成功也就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如果他还想成就更大的事业,那么只有让全球化更加繁荣,也只有让中国来主导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进程,或者说一个具备领导全球化进程资格的政府来主导。至于哪个政府具备这一资格,在马云的回答中不言而喻。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资本都有着很严重的戒心,这没错。但在当今的世界,资本主义无疑还是占据着主动的位置。虽然我们中国有着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抗衡的实力,但如果想要取得一个成功的领导位置,那么和资本的合作也是在所难免,如果一味的排斥和资本的合作,那么无疑也是在封闭自己和世界交流合作的渠道。
对于资本,我们可以利用,但更要提防被反利用,我们可以戒备,但也不要拒之于千里之外。我相信一个正确的理念再辅之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我们一定能够找到那条勒住资本的缰绳,让这头怪兽为我们提供腾飞的动力。
就像我的很多读者们一样,他们虽然都在各自的事业上获得成功,但他们却因为具备强大的民族家国情怀而始终不渝的爱着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