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驾校杯”弘扬红十军精神微信大赛获奖作品】乐平,一抹动人的“中国红”







“成功驾校杯”弘扬红十军精神微信大赛

三等奖作品


公众号|灵韵十里岗  作者|胡继华


、周建屏、邵式平等革命先辈在乐平界首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这是一支英勇善战的红军队伍,这是一支工农群众自己的武装队伍,它为抗日救国的民族大业,它为中国的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发展,谱写了人民军队历史的光辉篇章。

这是一片曾经燃烧着革命火种的土地,这是一片掩埋着革命先烈英魂的地方,青山埋忠骨,丰碑鉴后人。作为红十军的诞生地,乐平这颗赣东北明珠,因为一抹动人的“中国红”而分外璀璨。



自诞生之日起,为着民族解放的红十军,足迹写满了闽浙赣的广袤大地,也布满了远方的路。你看,那长长的行军队伍中有穿着补丁、穿着草鞋的庄稼汉……他们都是从山顶上、沟谷里第一次走出了家乡,离开了亲生父母,离开了兄弟姐妹,离开了妻子儿女。


红十军历史照片


他们要到什么地方去,前进的目标在哪里,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他们走在了一起。翥山可以作证,洎水可以作证。看,在乐平界首的那间祠堂,一杆鲜艳的红十军旗帜从一个人手中高高擎起,五星上面的镰刀斧头金光闪闪、迎风飘扬。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镰刀代表农民阶级,斧头代表工人阶级,这两种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不可阻挡的洪流。


乐平界首祠堂


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赣东北第二游击大队……整合成一支满是虎虎生威的工农革命队伍在镰刀斧头大旗的指引下,夺鄱阳、取九江、攻南昌,辗转闽浙赣开辟和保卫红色根据地,与黑暗势力做着殊死的战斗。他们长途奔袭斗志昂扬,他们拼杀英勇顽强。他们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任何艰难险阻也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他们把那杆镰刀斧头大旗当作心中信仰,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能唤醒民众拿起刀枪跟随镰刀斧头大旗前进。他们把前进的希望寄托在镰刀斧头这杆大旗上。这杆大旗所到之处,许许多多贫苦百姓分得了土地,有了稳定的家园,更有了新的希望。他们的精神所到之处都能够开花、发芽、结果,他们的言谈举止朴实无华、动人心弦,句句说到了贫苦百姓的心坎上。贫苦百姓没有文化,他们就传播文化;没有歌声,他们就唱出了歌声……

,是统治者一贯对革命群众的罪恶手段。界首当地一位老太太双目失明,她把唯一的儿子送进了红十军队伍,烧了老太太的房子,老太太无家可归,最后惨死在路上被活活饿死了;篁坞一对白头偕老的恩爱夫妻把自己心爱的儿子送进了红十军队伍,审问两位老人:?”两位老人斩钉截铁地回答:“他们给我们穷人分配土地,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倒是你们真的像一群土匪恶棍,成天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当场枪杀了两位老人……




但革命的群众是无所畏惧的,也是杀不完的!镰刀斧头大旗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草一木,损坏东西要照价赔偿。正因为有了铁的纪律,革命队伍才深得贫苦百姓的信赖,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一方面,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儿女、丈夫、兄弟姐妹送进了这支革命队伍中,壮大了革命力量。另一方面,他们自告奋勇地为部队筹措军粮支援前线,养护伤员,传送情报,向导带路……正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一步一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革命队伍走到哪里都是宿营地,断粮的时候,只好挖野菜啃树皮充饥,也不随便要群众一粒粮食。每一位战士都随身带着一个针线包,每一位战士浑身上下都满是补丁,每一位战士在寒冬腊月都还穿着单衣单裤、一双破草鞋。这是一种什么的精神力量鼓舞着革命队伍继续前仆后继?这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精神,这就是红十军精神!

沉浸在现代幸福生活中的我们,要忆苦思甜,经常到乐平红十军等各类纪念碑、纪念塔去敬仰缅怀革命烈士。沿着当年红十军战士披荆斩棘的每一条路,一步步从大道上、小路上、密林里、江河边、山沟旁重走革命之路,感受当年红十军冲破艰难险阻长途跋涉的感人场景,感受红十军抛头颅洒热血惊天地泣鬼神的恢宏画卷。用红十军的民主精神、进步精神、创造精神、刻苦精神、,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坚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奋力打造“对话世界、特色鲜明的赣东北明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东方,一轮太阳冉冉升起,让我们感受到新的光明和力量;乐平,红十军纪念碑岿然耸立,在金色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血染东南半壁红”的题词,恰如折射浩瀚苍穹中的那一抹“中国红”。


注:凡属于本公众号原创的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


☞推荐阅读


雾霾围城,未来3天仍将持续,乐平市民该如何应对?

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邹中华来乐平调研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省人大法工委领导来乐平开讲

乐平将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基层执法和窗口单位作风问题“动刀亮剑”


欢迎向乐平新闻编辑部新媒体投稿

投稿邮箱:lpzc2016@163.com

新闻热线:13767856365



值班领导:宁敏来

责任编辑:徐凡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