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亲儿子们”,是表面风光吗?

作为华为智选的项目,问界可谓是业界一匹“黑马”。乘联会最新销售数据显示,7月,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打造的问界M5销量为6128辆,稳居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前十;而截至7月31日,问界M5累计交付量为26348辆。

不仅如此,官方宣布,问界M5仅用87天就累计交付量破万……伴随着问界M7的陆续交付,总之是一片前景光明、红红火火的感觉。

然而,来自数字的打击是赤裸裸的。赛力斯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赛力斯营业收入124.16亿元,同比增长68.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7.27亿元,同期净亏损4.8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17.14亿元,同期净亏损11.26亿元;报告期内,赛力斯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0.80亿元。

对此,赛力斯表示,一方面,由于问界M5开启交付,单台售价较高的高端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所以总营业收入增加;但是对于净利润亏损,此前赛力斯曾表示,由于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持续投入,以及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产销量尚处于爬坡阶段,折旧及摊销费用有所增加。另外,随着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推广,营销费用、人工成本有所增加等等因素影响导致。

北京银泰中心的华为门店里现在共展出3款车,分别为问界M5、问界M7和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周末,店里的人流量很大,大家都围着问界M7。“大家都是冲着华为来的。”跟销售顾问闲聊中,他告诉我一个小故事,很多买问界的车主都会在网上购买替换车标,比如“HUAWEI”、“中国华为”把“赛力斯”替换下来。

显而易见,问界背后,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资本市场看好的都是华为,而非小康股份。我追问,“对于极狐车有类似情况吗?”销售顾问回复我,“极狐车型只是在这里展示,我们不负责销售,如果有进一步需求还得联系极狐销售人员。”

都说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情不够一点都不行。在此之前,《大家车观察》浩贤已经多次写过华为大胆涉足汽车圈的三种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 HI 模式— 智选模式。浩贤形象地把第二种模式(HI模式)称为是灵魂附体,那么模式三(智选模式)便是深入骨髓,达到能够直接操控躯体的程度。

华为与赛力斯就是深入骨髓的关系,而极狐和阿维塔只是灵魂附体的关系。

截止目前,华为目前最主要的三个合作方的产品都已经上市,经历了之前“华为为王”的阶段之后,现在大家慢慢意识到未必傍上华为这颗大树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如上卖得好,结果亏损在不断加剧的赛力斯,冷暖自知;极狐销量一直不如人意,最新上市的新款车型指导价主动下调了2万多;阿维塔11终于上市了,却没有迎来开门红,不是华为的错,但是这个忙估计华为也帮不上。

总之一句话,阿维塔11可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业界称之为,长安汽车在华为和宁德时代的双重加持下,阿维塔11成为“含华量”加“含德量”爆表的车型。也就是说,必成爆款?

登录阿维塔官方APP上,有不少用户都在讨论要退订。究其主要原因是“车是不错,但是阿维塔给予首任用户的权益给了个寂寞”。

这里指的“寂寞”是阿维塔11未能向首任车主提供整车和三电系统的终身质保。上市之初,阿维塔为车主提供的只是包括5年或12万公里整车质保、8年或16万公里三电质保、10年不限里程免费道路救援等服务。为此,引发用户极大不满,很多下了订单的用户退订。

为此,阿维塔11没有迎来上市后“订单突破多少万多少万”的消息,而是陷入了寂静。四天之后,8月12日,阿维塔官方紧急发布了《关于阿维塔11用户权益的话题解析》,针对为何仅为用户提供5年终身质保、6000元选配基金等问题进行了集中解答。

其中提到“考虑到乘用车平均4年左右的置换周期,我们制定了更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权益:既要解决现时现地用车的实际需求,还能让置换收益最大化。”关于质保问题,阿维塔官方如此回应道。

对于这个官方回复,评论区纷纷表示“没诚意。” 在阿维塔北京三里屯门店来店客人不少,但是转化为有效订单的有多少不得而知。销售顾问表示,“不方便透露订单量,希望官方后续有进一步解决方案出来。”

这几年被养肥了的消费者胃口,不知道背靠长安汽车的阿维塔能不能及时响应?极氪、岚图都有前车之鉴。

这个时候评论区有句话很有代表性,“你说车是好车,为啥没有底气给出终身质保?”

同样,上周,华为另外一个HI 模式伙伴,极狐家族 2022 款阿尔法 S、阿尔法 T 上市,增配同时还下调了两款车型的入门指导价 2.35 万元(不包括阿尔法S 全新HI版),补贴后售价为21.88万元起。

极狐这次给新款车型不仅降低入门门槛、丰富产品线,还增加配置,可谓是全家桶跟上。不知道赞助三场线上演唱会后,有多少点赞数据能转化为实在的订单?

可见,华为小伙伴的日子都不好过。其实傍上华为可以看作是有更好的基因,后来的日子怎么样还是得靠自己。说实话,目前华为也有点自身难保。

最新发布的2022上半年华为财报显示,遭遇了主营业务下滑的难题。华为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的收入分别增长4%和27%,但最为重要的终端业务下滑幅度却高达25%,也因此拖累了上半年营收下跌了5个点,净利润同比直接“腰斩”。

大胆猜想,如果跟小伙伴们合作达不到华为的增长预期,是不是离华为涉足第四种模式(亲自造车)不远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