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子”到“认同” 扣标背后的故事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汽车除了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需求外,逐渐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当然,现实社会里,汽车也存在歧视链:进口车主嘲笑合资车主、合资车主嘲笑国产车主、国产车主嘲笑电动车主;高配车看不起丐版车、美德系看不起日韩系等等;各种鄙视链平行或交错存在着,甚至车标的好看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对比心理及购买欲望。
不管是豪华品牌或是合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都会与中国车企采用合资的形式生产,所以在尾标上都会带上中国企业的名称,比如:一汽奥迪、北京奔驰、华晨宝马等等。但是中国消费者认为,有中国车企的名字出现在尾标上,甚至只要出现中国字,就会显得很低端,所以在后买豪华品牌合资车型、甚至普通品牌的合资车时,总会将尾标扣掉。本期《爱卡独角SHOW》,我们就来聊一聊汽车扣标背后的故事。
扣车尾标并不陌生,这次抠标换标事件的“主人翁”,变成了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的高端品牌AITO,备受热捧的车型是华为联合赛力斯推出的AITO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
爱卡小编在某宝、某东、某多等电商平台搜索“华为车标”,找到了多家售卖店铺。车标款式包括“中国华为”、“HUAWEI”、“HARMONYOS”、华为花瓣等等,页面还显示着,“根据官方字体一比一开模打造”的宣传标语,售价15-150元不等,其中销量较高的店铺已经月销300+。
很多车主提了问界后,都会把车尾的赛力斯车标抠掉,换成华为车标。有网友表示,“这就是所谓的仪式感”,也有网友表示“问界M5催生了一个特别的产业”。同时,在购买评论中,“瞬间注入灵魂”等格外显眼。此外,也有准车主尚未提车,但已经买好了华为车标,准备提车后换标。
对于这次赛力斯换标事件,小康股份的董事长张正萍表示:“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如果产品不行,不管贴谁的标都不会有人买,问界M5的关注度那么高,对于小康和华为双方的合作来说,是一个鼓励和肯定。”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华为技术以及品牌宣传方面的努力,也就没有问界M5的今天。在发布会上,金康赛力斯被提及的次数屈指可数;而在新品展示区内、汽车内饰上、充电桩上的“华为”标识清晰可见;更重要的是,作为首款搭载HARMONY OS系统的车型,再加上余承东多次为问界M5站台,并且华为线下的旗舰门店上也基本可以见到问界M5的实车,在用户的思维里,问界M5就是名副其实的华为汽车。
曾经的小康还是“面包车”的代名词,如今飞上枝头变凤凰,小康转型成功离不开华为的加持,软肋自然也被拿捏住。所以,就算赛力斯的标识被抠掉,车主更喜欢华为的标,也只能默默承受。
其实,抠标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并不是啥新鲜事。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殊原因,合资车占据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尤其是豪华品牌的合资车型,尾标多了中方合资品牌,豪华就显得不再那么纯粹了。本着要面子的原则,抠!
于是,很多车主开始对尾标下手,华晨宝马、北京奔驰、奇瑞捷豹路虎、东风英菲尼迪、沃尔沃亚太等,无一例外。同时,4S店也拿捏了用户心理,在用户提车时,很多4S店还提供抠标服务。这是早年间,豪华品牌合资车型提车后的一贯操作。
同时,国产品牌也有一款扣标神车,当年凭借着和保时捷车型超高的相似度,销量一路飙升众泰SR9,让当年的众泰赚得盆满钵满,品牌知名度也提高了,还落了个“保时泰”的名头。众泰SR9抠标非同一般,但凡外观有证明其真实身份的一律抠掉,然后凭借和保时捷车型高度相似的优势,全部换上保时捷的车标。据说,当年众泰的4S店还提供了专业的换标服务,提车即抠,直接从众泰4S店开一款保时捷出去。别说,凭借这个,当年还真是迷惑了不少少男少女的心。
时间来到了2020年,国产特斯拉开始交付,国产后的MODEL 3车尾标也变成了“特斯拉”三个字。参考进口特斯拉高昂的售价,手痒的车主们又按耐不住了。花着20多万的钱,装着50多万的韭菜,似乎与西海岸的TESLA没有什么区别。
随着特斯拉的革命,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进入市场后,掀起了新的抠标潮流。
因为最初采用代工模式的蔚来、小鹏,尾标必须加上生产企业的名称,如“江淮蔚来”、“海马汽车”等字样,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一种新表现形式。
国产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组合,负责生产的那一方始终没有什么存在感,车主们甚至觉得生产企业不配出现在如此高端的新势力产物上。但是中国消费者对目前智能电动化的发展还是持认可的态度,抠掉“江淮”、“海马”,保持造车新势力最初的纯粹,似乎从中就可以获得一种科技前卫的个性表达。
与以往不同,扣掉“华晨宝马”、“北京奔驰”、“特斯拉”,是为了更像进口车以凸显档次,扣掉“江淮”、“海马”、“赛力斯”,甚至再换上华为标的车主们,似乎更在意寻找一种身份认同。
即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机动车的注册结构、构造或者特征。但是抠标的行为依然不能完全规避,并且已经升级为换标操作了。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独特的扣标故事,可以归纳为从“要面子”到寻求“自我认同”,虽然抠标的行为没有什么改变,但是我们确实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变迁,背后是中国品牌新的机会,也体现的是中国品牌向上的势头。
汽车产业是体现一国综合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汽车产品则是塑造国家制造业整体品牌形象的重要名片。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在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的发展过程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年来中国车企加速出海。上汽集团很早就开始借助荣威、名爵等与欧洲有渊源的自主品牌征战欧洲市场,比亚迪唐EV也已经卖到了欧洲,吉利则借助沃尔沃与戴姆勒进入欧洲市场。长城坦克品牌海外首发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同时也见证了长城汽车在海外销售第100万辆的里程碑,欧拉好猫、长城皮卡在海外市场较国内市场有数万元溢价。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增量遥遥领先,给了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
除了生产制造能力、出口能力,具有新的品牌基因、在智能电动车市场领跑的新势力品牌,还以独特的方式培养出了更高的用户粘度。如蔚来的用户运营能力,华为在数码3C领域的绝对影响力等等,几乎都将这种影响力复制到中国汽车市场。而那些被抠掉的品牌们,不论是之前的“华晨”,还是现在的“赛力斯”,你们都该继续努力,哪怕把背后的胶做的黏一些。
全文总结: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言,近几个月,主流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表现走强,在前9名的新能源乘用车企业销量中,除特斯拉外,其余都是中国品牌。从“换标”这件小事来看,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也从“要面子不要里子”,逐步向“寻求自我价值认同”升华。
从目前销量、市场存量及消费者喜爱偏好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可谓百花齐放。自主汽车品牌不断崛起,针对不同人群和需求,快速推出具备高科技、高颜值、高安全性的产品,不断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实力。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创造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奇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