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房地产涅槃的几个条件

最近没有写文章了,似乎也没有什么新的政策内容,因为房地产确实用奄奄一息形容也不过分,在这个环境背景下,开发商属于被迫无奈躺平,购房者胆战心惊害怕烂尾,相关职能部门因为财政税收压力很大鼓励居民购房。

冯仑曾如此预测2023年房地产行业困境:有个兄弟往屋里走,一推门,愣住了,大嫂在洗澡,大嫂说:“你对得起你大哥吗?"这个兄弟一转身,要走,大嫂又说:“你对得起我吗?"于是这个兄弟呆在那里,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最后大嫂说了:“你对得起你自己吗?”不能进,不能退,也不能原地呆着,这就房地产行必须“稳”的根源

房地产开发商习惯了过舒服日子,躺着都赚钱的那种,追梦中都会被钱砸醒,这就是房地产野蛮生长的日子,银行大水漫灌,货币投放宽松,开发商贪得无厌,拼命加杠杆。

当潮水退去,银根缩紧,所有人都傻眼了,整个投资逻辑彻底被颠覆,房地产三条金融红线死死地卡住了他的命门,游戏规则变化了,没法适应的,只能被淘汰,过得舒服的屈指可数。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

山东省青岛市市民李女士原本应该在去年开开心心收房,却被公摊面积带来的问题困住了。维权一年多来,她始终想不通:“怎么一公摊,把我一半的房子都摊出去了呢?”

本人也是深有感触,我买的一套房子建筑面积大概在104平米左右,结果实际面积只有70平米多点,这直接30%以上的公摊了,太不可思议了。

公摊里面有很多猫腻,我的观点很明确,取消公摊改为按照套内面积实际计算,哪怕是价格贵一些,起码公正、透明。

不过,最近两年地产行业的发展形势并不好,很多消费者都不愿意买房了。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国内新增住房贷款刚刚超过2000亿元。

由此可见,想要刺激民众买房,还是需要政策的引导,比如说降低房贷利率。2020年规定,相关的利率为6.15%,而今年就降低到了4.25%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在刺激消费,扩大需求,但是前几年很多人背负了高利率的房贷压力,所以不敢消费。

再次建议:针对现有存量房房贷利率进行打折,减轻人们房贷压力,这个效果会非常好,银行说实话一直利率不低,也赚了不少钱,应该在这个时候主动作为,主动让利给老百姓。

1、开发商信用不能保证。一般来说,开发商会提前拿到预付款收回部分成本。但一旦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因为资金不足使工程停顿甚至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那就有可能会发生开发商跑路事件。

2、房屋质量不可控。期房销售中,购房者只能通过宣传册、沙盘、样板间、户型图等开发商提供的资料进行想像。但是在施工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种种因素导致最终的房屋与购房者预期的房屋不一致。在上述情况中,由于购房人已经预交了大部分甚至全部房款,开发商提高房屋质量以吸引消费者的动力不复存在。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建设质量的降低。

3、配套建设完成情况不确定。在建设过程中,开发商可能变更原来的设计或承诺,尤其是对小区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绿化的变更等情况。如果承诺的配套购物中心、学校、公交地铁线路等未完全兑现,会给购房者造成损失。

4、有价格波动风险。买房的行情和价格难以预测,因为楼市是最典型的政策市场,受调控影响很大。因此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付款后,房价也会产生波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房子一旦涨价,购房者就会跟着受益;万一跌价了,购房者也会遭受损失。

今年是房地产最近十几年最困难的一年,随之而伴的是烂尾楼的风险,大家想一下全国性知名房企,TOP50哪个民企开发商好过,都很难,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恒大、融创,在全国占据一定地位,恒大三四线城市很多,融创重点一二线城市。

房企资金紧张背后最苦的还是购买了他们期房的购房者,每一个购房者背后都有一个凄凉的故事。

有的不甘心,直接住进到了烂尾楼里面

有的在绝望中焦急等待,未来不知所措

目前政府已经把“保交房保民生”放在第一位,希望天下再无烂尾楼

除了以上我跟大家分享的几个因素以外,最后的一个BUG就是疫情的影响,如果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大,我相信说这种话的人无论是专家还是学者,不是傻就是坏。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太大了,我一直呼吁能否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动不动就静默管理,谁还敢出去旅游,谁还敢消费,谁还敢负债。。。

如果疫情持续影响,我们防控措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我认为任何行业都不会有太大的信心。

前几天被爆出三亚游客滞留事件,高昂的房费,让很多人苦不堪言,有重要事情的人无法回去,这是一个悲剧。

只有疫情彻底过去,如果疫情无法过去,我们防控措施还是按照以前的样子,我本人对于经济的前景,对于房地产的发展保持悲观态度。

如果疫情改变,生活回归正常,老百姓有钱,有安全感,自然会消费,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没有安全感,没有保障,谁敢消费?

一句话,信心胜过一切,老百姓兜里有钱才敢消费,房产恰恰是是最大的消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