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远“驾校” | University of Richmond- 里士满大学介绍
URichmond - 里士满大学
本期司机 | Stephen Zhou
化学、商科双专业
一. 地理位置
从美国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州的中部开过六十四号公路和九十五号公路的交界处,沿着绿荫的最浓处拐角直上,钻入山里密密麻麻的叶林之中,路过装修素朴而富有品位的幢幢豪宅,再翻过一个小坡,便看到了学校的红砖色大门。倘若你直线冲下山坡,便可路过学校的橄榄球场,听到里面传来的呐喊声,撞见一大群赶来加油呐喊的校友们,再往前便是几栋学生宿舍悄悄隐藏在春天怒绽的樱花树丛里。再往前开,就撞见了那一水如镜般的湖面,倘若天气正好,兴许还会有几个正在吊着嗓子的大白鹅从你车前晃晃悠悠的闲庭信步,抑或是看到几只松鼠从冬眠中醒来,抱着松果从你车前呲溜而过。左手的山坡上经常有慵懒地晒着太翻着书,学校的的图书馆便矗立在山坡上。如果在大雪天路过这,那你肯定能看到一群拿着各式工具从山坡往下滑的调皮学生们,哦对了,那天食堂是一定不会提供餐盘的。如果是个晴天,在湖边深深吸一口气,就能听见风吹湖面的轻吟。
笔者在Richmond学习生活了整整4年,从2011年到2015年,先后学习过商学院,艺术,数学,最后倾心于化学。在实验室度过了人生目前最难忘的一个阶段。里士满大学最有名的是所在的城市 --- 南北战争中南方首府Richmond, 是他的博雅文理教育,是他有名的Robins school of Business, 每个URer的心里都会有自己心里的想法,笔者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这4年的一些点点滴滴,以期对UR有兴趣,亦或是已经要去的孩子给到一些建议,抛砖引玉。
二. 学校课制
1. Semester, Trimester, Quarter?
2. 课制对于学生学习压力,生活节奏等的影响如何?
UR是semester 学制,每学期分Fall and Spring 两种学制,和一般学校学分不同的是,UR基本上每门课都是1分,少数科目是0.5分,毕业的要求按照专业不同,一般的在32学分上下,所以每学期要上课的课大致4-5门课左右,一般大二大三上的课会比另外两个学期多一点,原因之后会提到。当然也有些特定的专业,或者是双学位会需要更多的学分要求,学生都可以在每个专业的官网里面看到。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些同学可能是第一次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求学生活,因此可以让自己有一些有一些调整的空间。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在UR的学生会在大一两学期各上一门课叫做first year seminar, 这是一门涵盖了大量阅读,课堂讨论,学术协作,Presentation的课程,关于每个人都要选择的FYS,学校有很多课题可供选择,你可以选择和intended major相关的课题以加深对这个领域的理解,也可以选择一些从未接触过的课题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至于什么样的课好,什么样的教授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ate my professor 或者学长学姐都可以用于参考,但是做什么样的选择还在自己。对于没有经历过这种科目的学生往往会有些不适应,因此建议可以在大一,尤其是不明确自己专业的情况下适时选择,让自己劳逸结合,而不是一味闷在房间苦读。等到自己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在大二大三可以适时调整一些课程难度和数量。
关于课业难度,其实很大程度上按照老师,同样一门课可能因为老师不一样难度不一样,但难度不意味质量,只是个人风格的区别,由于UR是一个小规模的学校,老师基本上都特别好,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也不错,因此大家对于每一门课每个老师是什么风格难度往往早有了解。总体来说,UR是一个可以把学习和生活平衡的比较好的学校。
三. 中国学生
1. 是否会感觉中国学生很多
2. 每届中国学生的数量大概有多少
3. 中国学生的生源地城市、高中、标化分数大概是怎样的
笔者在读是2011-2015,在我刚来的时候,UR还不被中国同学熟知,4届学生加起来可能在50人之内,之后中国学生渐渐多了一些,每一届大概在30人左右,占总人数(每一届700人左右)的4-5%, 学校的中国人来自中国的五湖四海,不过比较多的是一些准一线城市比如成都,深圳,杭州的学生,由于中国学生数量少,大家之间都非常熟悉,关系也都非常好,学长学姐会带着没有车的学弟学妹外出吃饭,买东西,熟悉城市等等。在入学成绩这一点,大家一般不会聊,除了一些奖学金获得者我们知道是大学霸之外。其实大部分的同学,基本水平都还是比较接近,只是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特长。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之前没有中国学生会CSSA,因为亚洲国家每个国家例如泰国,韩国,新加坡学生都会有但是人数都不会很堵,大家平时都会一起玩,整个亚洲学生群里大家的关系都特别好。我的某任Lab Partner就是一个名字40个字母以上的泰国小哥,大家在过程中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四. General Education
1. 学校GE要求如何?
2. 总体难度感觉如何
3. GE课程教授是否能激发你对于课程的兴趣?
UR 的 Core 要求分为Business School 和 non-business school 大致两种,一般来说除了大一的First Year Seminar 之外,每一门学生还需要一门自然科学的课(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科学(经济,心理等),艺术(画画,摄影,舞蹈,戏剧等),语言(国际生一般不需要,但是你想上也可以),数学,还有文学(文学,历史等)一般同学都在会大一大二之内把这些课上完。笔者认为这也是美国精华的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一个自我剖析,自我发现兴趣的过程。笔者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科男生,在大一上了一门冷战历史后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转到了历史系。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人第一次尝试到了自己之前可能从来没有想过的科目,由于都是基础性的学习,难度不会很大,大家完全不比担心基础的问题,应该把这个当做是一个尝试的机会。相应的,老师也知道他们的课很多时候是非本专业的学生在上,在话题选择,作业要求,课程项目选择上都会尽量都会尽量朝这个方向去引导。
说完了文理学院的,我来说说商学院,商学院Core的要求更为复杂一些,一般读商学院的学生需要在大二结束前(第四学期)申报专业,要求是declare时完成包括2门数学,2门经济,两门会计,还有一门marketing,一门business communication等等要求, 且对于GPA有一定要求(一般在3.3),因此商学院的确会略微有一些选拔度,这些必修课也帮助学生自我思考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些专业,因为往往和课业配套的,学校会提供给你很多的项目经验和同学一起合作。
五. 课堂大小
1. 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是怎样的?
2.专业课大概是怎样的?
这些内容在之前提到了一些,一般来说大一大二大家会上First Year Seminar 以及fulfill 各个general requirement, 商学院的学生会相对辛苦一点,需要的课更多一点。总体来说学校的课人数很少,First year seminar每门课控制在上线16人,即使是最热门的例如微观经济学等,也只是在30人左右,已经是最多的啦,学生在这期间有大量的时间来为这门学科打好基础,和教授沟通。
等到大二大三大四的专业课,一般都可以在官网里找到,每个学生学校也会配备academic advisor 并且定期见面,很早就会把之后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定下来。一定要提前规划的原因是有些课程只有春天有,有些只有秋天有,而且有些课必须要上完才能上别的,因此如果没有提前规划好就容易影响后续的study abroad, 实习等事项。和很多学校一样,UR可以选一门非专业课作为可以Pass/Fail的课,所谓的pass/fail就是学生每学期可以把一节非专业课改成以及格或者不及格作为评分标准,然后期末成绩只要有C就算及格,然后不会影响GPA。对于想尝试新鲜事物但是又怕影响成绩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六. 教授对学生关注度
作为一个文理学院,教授对学生的关注一向是个优势,由于都是全职教授,不会有TA, 博士生等代课,而且师生比例比较高,因此教授基本上对每一个学生都特别的熟悉,这一点其实非常的重要,首先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适应美国的大学文化,而有一个熟悉你了解你的老师可以让你更快的适应这种模式,下了课也可以随时找到老师进行答疑。另外,教授也会给你推荐合适的拓展项目,比如理工科学生的科研项目,商科学生的实习项目,或者文科学生的实践项项目,老师都会给到很多资源。笔者大二上了一门名叫liv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in context的课程,学的是科学和各种跨学科之间的关系,这门课一共16人,我们一起飞到了奥地利萨尔斯堡餐馆莫扎特故居,在感恩节的时候邀请我这个国际生去老师家一起吃晚餐,我们之间都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这种非常紧密的关系是在别的地方我相信很难获得的。
七.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
1. 本科生担任课程助教?
2. 跟着教授做research的机会有多大?是规定的?还是自己去找教授的?
3. 是否有学分的research课程?
笔者作为一个化学生,从大二寒假开始一直到大四都在做学术研究,不得不说文理学院在本科生参加学术研究这块的机会会比大U多很多,主要原因是大U虽然总的机会很多,但是很难分配到本科生头上,基本上都给了更加需要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而文理学院因为注重本科教育,并没有更高年级的存在,因此教授也都把机会给到本科生,但做的内容难度并不低,笔者参加的很多学术会议遇到的都是比我大不少的同行。另外,非常值得强调的是,如果在学校做研究,学校明确说了是一定会给到资金支持的,像笔者就连续两年拿了美国卫生研究院的奖学金用于暑假研究。另外,帮本科生的做研究的老师也是发paper的大牛,基本上如果在实验室超过一年多,都很有机会可以发paper,这对于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方向的,将来要继续学术深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于学分和助教的机会,所有的研究都是有学分的,一般是1分或者0.5分一学期,也可以在学期里参加independent study, 教授会根据课程难度来给学分,一般来说需要每周和教授更新一下情况,教授也会适当给你安排任务或者调整任务。助教的机会把,大三大四会很多,比如像computer lab的TA会比较抢手,有些批作业的,还有些实验室的TA,一般都是和上这门课的老师熟悉了以后,有什么机会他就会过来refer给你。
八. 本科生Study Abroad
1. 你是否参加过study abroad,能介绍下你参加过的项目?
2. 学校study abroad氛围是否浓?资源是否多?相对而言,你感觉什么样的学生最适合study abroad,什么样的学生最不适合study abroad?
Richmond 给到很多Study Abroad的机会,几乎每一个国家的项目都有,有些同学甚至去了港大交流了一学期,又想玩又想学习的可以去日本,欧洲等国。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不管你去什么学校交流,还是付UR的学费,所以实际支出的确会偏高一些。其实笔者本来也是打算去日本study abroad的,但是在大二时期由于想选的专业课没有选到导致时间表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对于所有想要study abroad的学生,一定要尽早规划,尤其是专业课的安排。因为一般来说,学生会选择在大三交流,但是有一些专业课只有大三秋季有,有一些只有春季有,因此一定要早做规划,在大二就把专业课上完,避免等想出国的时候发现有课一定要那一学期上。总体来说我感觉专业课比较少然后喜欢接触别国文化的学生最适合study abroad, 但是一定要考虑到机会成本,比如在学校里的项目,科研,老师同学的关系以及之后找工作的话相应的经历选项等。只要考虑清楚这几点,相信study abroad 会是一段非常锦上添花的经历。
九. 优势专业
说到University of Richmond, 就不得不提他的商学院:Robins School of Business, 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就是冲着商学院来了UR, 商学院相比文理学院的确实用性更强一点,更加的career-oriented, 专业会培养大量的职业技能,例如写简历,面试,Bloomberg界面(Learn how to use Bloomberg Terminal),的确有特别多特别好的资源。 学校有各种endowment sponsored的活动帮你学习社交礼仪,练习资产管理,带你去纽约各个大公司参观和认识校友,各种校友回学校招聘带来的工作机会等等等等。国际学生因为签证问题是会有一些找工作上的麻烦,但是只要你够努力,真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几乎每个专业都有一到两个热门教授别人会推荐,可以通过rate my professors, 或者是和学校学姐请教,当然热门的教授有时候也会意味着难度比较高。
十.自己的专业
1. 请介绍一下你自己的专业
2. 你当时是如何选择专业的?
我自己是化学和商科双专业, 其实选化学的理由很简单,当时大一上Science General Requirement时,老师邀请我去他的实验室,研究的方向是药物中间体的有机合成,这对我算是打开了一个新天地,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研究这些反应原理,因此从大二开始就major了化学,并且在lab里度过了自己的大二到大四,正如前面所说,可能如果我去了大U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机会,在UR的时间给了我很多自己专心研究实验,并发表期刊论文的机会。
化学专业课程安排上比较灵活,按照课表上就可以,毕业一定需要research经验,至于毕业去向,很少有直接工作的,一般都是直接攻读博士,所以当时我实验室的美国小伙伴们基本上之后都是读了药物化学或者有机化学等学科的博士,当然也有转专业,偏向计算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的研究方向。总之在美国,如果你想走学术的路线,就最好能一直走下去。
十一. 选专业、转专业
1. 一般学生会如何确定专业?
2. 通常都是在什么时候选择专业?一个学院内转专业的难度如何?
3. 学院之间转学难度如何?
4. 转到优势专业的难度感觉如何?
UR可以最晚在大二第二学期declare major, 在入学之前其实每个学生就会被Assign一个academic advisor, 他会和你聊major或者别的相关的内容,但其实也就是大一大二他会和学生交流的比较多,到之后更多的就是靠学生自己的思考和主动性,另外两个重要的资源一个就是专业的官网,比如每一个具体专业需要的要求,另外一个就是学长学姐,听他们谈谈自己的经验以及对于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真的获益良多。
UR主要就是分成文理学院和商学院,除了上述提到的如果想要进商学院需要很多的prerequisite 之外,大部分时候,无论是选专业还是转专业都是比较容易的,在满足专业的要求的情况下,只需要填一个表格交给registration office就可以了,这里无非是想再强调一下提前规划的重要性,避免有些课因为study abroad或者别的项目没办法上,导致要延期毕业,或者上暑校的结果。
这里不得不提UR的3+2项目,就是3年UR科学,2年Columbia University 工程的duel degree 项目,这个项目其实还是可以的,因为UR没有工科,所以和工科好的大U联合起来就可以优势互补,但是需要考虑的就是其中多上一年学的机会成本。
十二. 学校生活
1. 住宿情况
2. 食堂情况
3. 社团情况
4. 学校运动,比如体育比赛等氛围是否浓
5. 娱乐活动情况
6. 你感觉学校对于帮助中国学生融入环境是否给力
首先讲一下住宿情况,因为我是2015年毕业的,距离今年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为了确保信息准备我还特地询问了现在的学弟学妹,他们就发给了我一篇整理的好的文章,的确是非常的信息完整,大家可以直接扫下面的链接看一下:
UR 宿舍
简单来说大一一般都是学校给你分的宿舍,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既有同性别的也有男女混住的寝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符合自己作息习惯的室友。大二推荐Living and learning program, 链接里也有非常详细的介绍,笔者当时就参加的这个项目,认识了非常多志同道合的美国小伙伴。随着年级上去,住宿的选择也会多很多,大三就可以住到比较环境好的地方,也可以自己找室友, 链接里列出了每一个宿舍的优劣势。
UR 食堂
民以食为天,吃饭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UR的meal分成buffet + dining dollor; 首先我们当时大一时的meal plan 是每周17顿,都是buffet,加上600多的dining dollar, 当时还在想为什么不是21顿,后来发现从来就没有吃完17顿过,其实UR的食堂是全美最好的几个之一,选择非常的多,从披萨汉堡色拉三明治到stir fry, 汤,亚洲菜和甜点,基本上都可以吃到,但是量也非常的大,因此笔者在大一就胖了好多。等到之后据说出了unlimited meal plan,也是大一学生一定要购买,因此大一的确非常容易吃多。到了大二大三大家可以调整自己的meal plan。根据自己的实时情况,像有些在business school上课比较多的同学,其实那里的Lou’s Café 也非常好,可以提供好喝的汤,三明治等。这些都可以用dining dollar 购买因此不需要很多的meal plan其实。
食堂的设置也非常有意思,学生之间的氛围,去学校的食堂一看就能看出来。三个大厅,一进门的大厅,靠东北角的几个长桌子,兄弟会的白人兄弟们是那里的常客。姐妹会的很多时候会在第一个大厅的中间位置。女生们喜欢attention,喜欢social。第二个大厅,是运动员们的聚集地,篮球运动员,橄榄球运动员,大多数人都喜欢在这一个区域活动。第三个大厅,很多欧洲的国际学生喜欢那边。
说道运动,不得不提的是篮球,笔者其实自己是一个篮球迷,UR作文文理学院,隶属NCAA Division 1 Atlantic 10, 并且和篮球大校VCU等每赛季主客场各有一次经常打的有来有回,当然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2011年的sweet 16 (NCAA全国16强), 每次主场比赛基本大家都会去看,毕竟也是school spirit 很大的一部分。除了篮球队,美式足球队,UR也有很多的其它运动项目,既有专业的体育校队(高中选拔上来的),也有也许的爱好者自己组织的竞技活动,每年需要缴纳会费,会去别的学校参加比赛。
总体来说UR是一个比较会玩的学校,也是一个比较有名的Party school with Greek life,学校体育馆对面就有一排Greek house, 到了周四晚开始就有pre-game,这些我相信大家在各种美国电影和美剧里已经看了很多了也不需要我在这里赘述,如果那些是你向往的生活,UR绝对可以给到你。但是UR也不仅仅是一个party school, 学校给到学生很多的学术活动,比如像学生社团,学生会,2011届商学院学生会主席就是中国人,你想自己做社团也可以的,一般申请都可以通过,学校还会给你资金,你只要填好表就好。
十三. 总体而言,学校的氛围是怎样的?适合怎样的学生?不适合怎样的学生?
我觉得你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也要弄明白什么文理学院,不要到时候来了抱怨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少,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UR的氛围其实更像是一个高中,学生和老师都很团结,也都很熟悉,很多毕业的学长学姐其实都反映说老师很负责任。所以其实在这种环境下,UR给到学生的资源是很多的,关键是你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你总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中国学生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你给我安排什么任务,我去做,这样的话,你总学不好。文理学院大家都知道他注重对于人的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其实是落实在学校的方方面面的,其次我觉得不存在觉得合适不合适,个人感觉适合那种自主性很强,给到机会能够创造很大价值的学生;如果不适合的学生话,如果你是向往大城市的生活, 或者是很多中国同学的学生话,UR可能的确不是最好的选择。
十四. 你觉得学校有哪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你希望你在读之前就能够知道的?
我觉得也不算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的确交通不方便,如果没有车连去Walmart买个菜都不方便,好吃的中国餐馆可能相比大城市也偏少,如果你有一个强大的中国胃,可能就要被迫锻炼一下厨艺了。其他的话没有明显的我觉得可以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很多时候资源都是自己争取来的,大部分UR的学生都来自新英格兰地区的中上层家庭,家境一般也都比较好,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很多学校隐形的资源,我觉得如果家里负担得起学费的,以及很有思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够很好地利用学校资源的学生,就会很适合UR.
十五. 你有什么建议给学弟学妹们吗?
谈不上给到什么建议,我觉得有这么几件事情是可以去尝试一下的:
去不同的专业上课,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will love;
参加大二的living and learning, 或者是别的类似的学生社团组织,融入美国的集体
如果是理科生,早点找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是商科生,可以在当地找实习,UR的career service 曾被评为全国第一
享受生活,趁天气好在Richmond自驾,去West Virginia 滑雪,去DC过国庆
十六.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 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
从我身边的同学来看,在UR读书的中国学生一般分为这么几种:
理科生,比如数学,物理,化学,毕业后一般都会去top的大学读博,我认识的很多去了像Cornell, CU Boulder, BC, UCLA读博的同学。
理科生,转专业,深造的,有些会在本科后读一门工程,因为想读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比如像统计,工程,计算机类,很多在毕业后都在美国或者国内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商科生,很多毕业后都直接工作,进入了四大,事务所,甚至是banking or consulting firm, 后者就要求有比较强的social 能力,笔者一个好友被美国的某M 咨询公司录取后拿着global pay 在上海工作,一毕业就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文科生/艺术生,这一块笔者心里的数据库比较小,一般来说读文科的都会double major一个商科,当然我也认识一个女生读的Journalism,现在在某著名杂志社,总之UR对于尤其是美东的公司,知名度还是相当高的。
以下结果截止至2018年4月8日12:00时
*篇幅有限只展示部分录取结果
完整版请关注凭远留学官方微信
“ 玩转申请在凭远 ”
综合性大学
芝加哥大学 -(5)
苏州-李同学、上海-余同学、上海-刘同学、上海-荆同学、上海-梁同学
哥伦比亚大学 -(1)
苏州-田同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1)
上海-唐同学
杜克大学 -(2)
杭州-唐同学、杭州-许同学
卡内基梅陇大学CS学院 -(1)
上海-张同学
达特茅斯学院 -(2)
美高-冯同学、美高-童同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2)
美高-周同学、杭州-许同学
西北大学 -(1)
上海-刘同学
康奈尔大学 -(2)
上海-余同学、上海-干同学
莱斯大学 -(4)
苏州-陶同学、上海-沈同学、美高-孙同学、美高-童同学
范德堡大学 -(11)
上海-栾同学、上海-诸同学、苏州-闵同学、上海-何同学、无锡-沈同学、美高-资同学、美高-楼同学、苏州-沈同学、上海-张同学、上海-陆同学、美高-童同学
圣母大学 -(1)
上海-陆同学
华盛顿圣路易斯 -(4)
上海-吴同学、上海-陈同学、无锡-沈同学、美高-童同学
埃默里大学 -(6)
杭州-俞同学、苏州-曹同学、无锡-王同学、美高-徐同学、美高-童同学、美高-吴同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1)
美高-周同学、苏州-A同学、上海-诸同学、上海-卡同学、美高-资同学、上海-姚同学、上海-杨同学、美高-陶同学、苏州-沈同学、上海-袁同学、上海-孙同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3)
苏州-A同学、上海-杨同学、美高-吴同学、美高-楼同学、上海-卡同学、苏州-沈同学、美高-周同学、上海-诸同学、上海-黄同学、常熟-黄同学、杭州-金同学、杭州-许同学、苏州-沈同学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 (10)
苏州-A同学(半奖)、美高-郭同学、上海-A同学、上海-王同学、上海-卡同学、上海-徐同学、美高-童同学、上海-邵同学、上海-陈同学、上海-孙同学
卡内基梅陇大学 -(8)
上海-张同学(CS学院)、上海-赵同学、上海-陆同学、美高-童同学、美高-孙同学、上海-蒋同学、上海-陈同学、苏州-卜同学
弗吉尼亚大学 - (8)
美高-吴同学、美高-楼同学、上海-卡同学、上海-梁同学、美高-冯同学、美高-童同学、美高-孙同学、苏州-田同学
维克森林大学 -(4)
上海-应同学、上海-冯同学、苏州-萧同学、美高-黄同学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3)
上海-陆同学、苏州-胡同学、上海-俞同学
塔夫茨大学 -(2)
上海-陆同学、上海-徐同学
纽约大学 -(10)
上海-郭同学、上海-苏同学、上海-徐同学、美高-黄同学、上海-董同学、美高-黄同学、上海-徐同学、苏州-沈同学、上海-赵同学、苏州-孙同学(NYU STERN)
北卡教堂山分校 -(14)
上海-卡同学、无锡-王同学、美高-楼同学、上海-徐同学、上海-梁同学、美高-夏同学、上海-黄同学、上海-干同学、苏州-沈同学、上海-李同学、苏州-刘同学、上海-诸同学、无锡-沈同学、上海-俞同学
波士顿学院 -(5)
上海-干同学、美高-叶同学、上海-杨同学、美高-资同学、上海-蒋同学
威廉玛丽学院 -(4)
美高-吴同学、美高-夏同学、上海-黄同学、上海-赵同学
布兰迪斯大学 -(3)
上海-徐同学、苏州-吴同学、上海-杨同学
佐治亚理工学院 -(2)
上海-朱同学、上海-唐同学
罗切斯特大学 -(13)
上海-舒同学、杭州-叶同学、上海-刘同学、苏州-刘同学、苏州-王同学、无锡-闵同学、上海-朱同学、无锡-王同学、上海-黄同学、上海-蒋同学、上海-卡同学、美高-楼同学、杭州-金同学
波士顿大学 -(6)
上海-杨同学、苏州-A同学、上海-干同学、上海-王同学、苏州-刘同学、美高-黄同学
凯斯西储大学 -(4)
苏州-闵同学、上海-梁同学、上海-朱同学、上海-陆同学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46)
上海-徐同学、常熟-黄同学、上海-徐同学、上海-王同学、美高-徐同学、上海-董同学、无锡-吴同学、苏州-李同学、上海-陆同学、上海-黄同学、上海-赵同学、苏州-沈同学、上海-李同学、上海-陆同学、上海-王同学、上海-邬同学、上海-李同学、上海-陈同学、上海-蒋同学、苏州-俞同学、苏州-卜同学、美高-资同学、上海-邵同学、美高-吴同学、美高-陶同学、上海-干同学、上海-朱同学、美高-陈同学、苏州-朱同学、美高-黄同学、常州-纪同学、苏州-沈同学、上海-杨同学、苏州-A同学、上海-杨同学、上海-麦同学、上海-徐同学、上海-袁同学、苏州-刘同学、上海-A同学
东北大学 -(24)
上海-杨同学、上海-梁同学、上海-蒋同学、上海-徐同学、苏州-吴同学、上海-干同学、上海-朱同学、上海-麦同学、美高-叶同学、常州-纪同学、常熟-瞿同学、苏州-田同学、苏州-闵同学、上海-叶同学、上海-虞同学、美高-郭同学、上海-董同学、美高-徐同学、上海-A同学、无锡-吴同学、上海-王同学、苏州-萧同学、苏州-朱同学、美高-薛同学
杜兰大学 -(4)
苏州-萧同学、成都-黄同学、上海-陆同学、上海-钱同学
伦斯勒理工 -(8)
上海-朱同学、苏州-姚同学、上海-钱同学、苏州-王同学、上海-徐同学、上海-叶同学、苏州-李同学、上海-麦同学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40)
苏州-A同学、上海-王同学、无锡-王同学、苏州-刘同学、上海-邵同学、美高-陈同学、上海-虞同学、常熟-钱同学、常熟-瞿同学、杭州-曹同学、上海-蒋同学、上海-董同学、上海-黄同学、常熟-沈同学、上海-邬同学、上海-李同学、苏州-吴同学、上海-王同学、美高-叶同学、无锡-闵同学、上海-麦同学、常州-纪同学、上海-杨同学、上海-陆同学、上海-崔同学、美高-黄同学、美高-张同学、苏州-朱同学、上海-徐同学、常熟-黄同学、上海-徐同学、美高-郭同学、上海-邵同学、上海-陈同学、美高-胡同学、美高-孙同学、上海-陆同学、苏州-李同学、上海-陆同学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36)
苏州-A同学、上海-杨同学、上海-李同学、上海-麦同学、常州-纪同学、上海-朱同学、苏州-沈同学、上海-干同学、美高-吴同学、美高-楼同学、上海-姚同学、上海-蒋同学、上海-董同学、上海-卡同学、上海-陆同学、美高-孙同学、美高-周同学、上海-陈同学、苏州-沈同学、美高-叶同学、上海-诸同学、上海-黄同学、上海-赵同学、上海-陆同学、苏州-李同学、上海-徐同学、常熟-黄同学、上海-卜同学、苏州-刘同学、上海-王同学、上海-袁同学、苏州-朱同学、上海-虞同学、美高-陶同学、上海-邵同学、上海-王同学
佛罗里达大学 -(2)
上海-葛同学、上海-崔同学
佩伯代因大学 -(1)
美高-陈同学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63)
美高-楼同学、上海-徐同学、上海-姚同学、上海-吴同学、上海-蒋同学、上海-董同学、美高-徐同学、上海-应同学、上海-李同学、上海-邬同学、上海-杨同学、上海-李同学、上海-黄同学、美高-陈同学、上海-麦同学、常州-纪同学、上海-朱同学、上海-干同学、上海-杨同学、苏州-俞同学、常熟-钱同学、美高-郭同学、美高-薛同学、苏州-卜同学、上海-王同学、苏州-王同学、上海-邵同学、无锡-闵同学、常熟-沈同学、苏州-吴同学、上海-王同学、无锡-吴同学、上海-王同学、无锡-吴同学、美高-叶同学、上海-诸同学、上海-丁同学、上海-陈同学、上海-杨同学、苏州-A同学、苏州-刘同学、苏州-刘同学、上海-王同学、苏州-萧同学、上海-袁同学、美高-张同学、上海-朱同学、温州-项同学、美高-胡同学、常熟-瞿同学、上海-虞同学、杭州-曹同学、上海-叶同学、杭州-金同学、上海-赵同学、上海-陆同学、美高-陆同学、上海-陈同学、上海-沈同学、美高-王同学、上海-徐同学、常熟-黄同学、上海-徐同学、上海-陈同学
迈阿密大学 -(5)
上海-麦同学(18k/yr*4)、苏州-刘同学、苏州-朱同学、美高-张同学(13k/yr*4)、美高-黄同学(23k/yr*4)
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 -(12)
美高-郭同学、上海-董同学、苏州-田同学、上海-徐同学、上海-邵同学、上海-徐同学、上海-周同学、上海-王同学、上海-李同学、无锡-王同学、常州-纪同学、上海-王同学
文理学院
鲍登学院 -(1)
无锡-王同学
科尔比学院 -(2)
美高-吴同学、上海-干同学
科尔盖特学院 -(1)
美高-夏同学
卫斯理安大学 -(2)
上海-卡同学、常熟-黄同学
贝茨学院 -(1)
美高-吴同学
科罗拉多学院 -(1)
上海-麦同学
里士满大学 -(1)
上海-邬同学
巴纳德学院 -(1)
苏州-A同学
凯尼恩学院 -(5)
上海-黄同学、上海-杨同学、上海-叶同学、上海-徐同学、上海-徐同学
马卡莱斯特学院 -(3)
上海-徐同学、上海-杨同学、上海-邬同学
欧柏林学院 -(4)
苏州-田同学、无锡-吴同学、苏州-朱同学、上海-王同学
布林茅尔学院 -(1)
上海-卡同学
巴克内尔大学 -(1)
上海-余同学
圣十字学院 -(1)
上海-麦同学
曼荷莲学院 -(1)
上海-陈同学
特色院校录取结果
罗斯霍曼理工 -(1)
杭州-曹同学
爱默生学院 -(5)
上海-路同学、上海-应同学、无锡-吴同学、苏州-戴同学、成都-黄同学
巴布森商学院 -(4)
苏州-刘同学(全奖)、美高-孙同学、上海-邵同学、上海-A同学
本特利学院 -(1)
上海-王同学
强生威尔士大学 -(3)
美高-陈同学、苏州-王同学、美高-黄同学(16k/yr*4)
艺术类院校录取结果
普瑞特艺术学院 -(2)
常熟-钱同学(19k/yr*4)、苏州-陈同学(18k/yr*4)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2)
常熟-钱同学、苏州-陈同学
芝加哥艺术学院 - (1)
常熟-钱同学
加州艺术学院 -(1)
苏州-陈同学
其他国家录取结果
牛津大学 -(2)
苏州-田同学、上海-荆同学
剑桥大学 -(2)
杭州-许同学、苏州-A同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6)
上海-余同学、江苏-沈同学、上海-王同学、苏州-李同学、上海-袁同学、苏州-A同学
多伦多大学 -(7)
上海-袁同学、常州-纪同学、上海-王同学、上海-李同学、上海-杨同学、加高-陶同学、美高-徐同学、加高-陶同学
凭远App-Ark简介
成立于 2009 年的凭远 App-Ark, 致力为每一位学生打造独一无二的申请材料,冲击能力范围中最好的且最适合自己的大学。申请并不只是与他人的竞争,这是一次搜寻自己内心深处激情的机会,突破自我认识极限的机会。“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儿去?” 凭远的老师们愿意跟你一同搜寻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让你同我们已经毕业的校友们一样,在自己的梦想大学中追梦。
凭远教育顾问背景及服务模式:
每一位凭远的学生都会有一中一美两位顾问来负责整个申请流程, 其中美方顾问负责文书材料制作, 中方顾问负责整体材料追踪和时间表制定,同时两位顾问中会有一位同时兼任学生的主顾问 —— 也就是战略顾问, 负责做判断题, 判断学生应该参加什么样的活动才能在最大程度提高竞争力, 判断学生和哪些大学最匹配, 制定合理选校策略, 能够担当主顾问的中方或美方顾问, 都是在业内拥有多年高端留学经验的顶级顾问,凭远的美方顾问则是毕业于顶级美国大学 —— 威廉姆斯学院,汉密尔顿学院, 阿姆赫斯特学院, 埃默里大学的全职顾问。
联系我们:
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45号徐汇BASE(上海航空科技大厦)20楼 联系电话:021-54270935
苏州办公室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广济南路19号西城永捷生活广场2203室 联系电话:021-54270935 (来访务必提前预约 )
杭州办公室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欧美中心C座1408 联系电话:0571-81022027
温州办公室地址:温州市大南路温州世贸中心1104室 联系电话:0577-8826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