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救“烂尾楼”:渡人又渡己
买房一直被视为一种安全的投资,因此众生也敢于背负较高的贷款。但现在预期变了,“烂尾楼”与“停贷潮”即是明证。
据新华社8月19日报道,住建部、财政部、央行等部门近日出台措施,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救“烂尾楼”、推进“保交楼”;并称将严肃查处“烂尾”楼盘背后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追究挪用项目原有预售资金的机构和人员责任。预计将有一大批人被处理。
在7月“停贷潮”蔓延后(有统计的楼盘达到326处),市场就有“保交楼”政策出台的预期。当时有报道称政府将设立一个房地产基金,筹集最高达3000亿元资金收购烂尾楼,协助开发商解决债务问题。这个基金将支持10多家开发商,包括恒大。以至于有人惊呼:中国版的FANNIE MAE和FREDDIE MAC要来了。
这步棋实属无奈,也有必要,是一举多得的活棋。实际上政府救“烂尾楼”也是救自己,渡人又渡己。
“过去开发商只有拿到足够融资,才能疯狂开发;只有房企疯狂开发,政府才更容易卖地,才能通过土地财政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其实也从活跃的土地市场中得到了利好。”武汉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认为。
房地产低迷,导致卖地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急降。1-7 月累计,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 31227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30%,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28279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31.7%。
“疫情冲击带来的新创未愈背景下,7 月断贷停供再填新伤,7 月地产投资、销售、新开工、施工、土地成交等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导致卖地收入继续表现低迷,1-7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仅达到预算目标的33.8%,落后于 2021 年进度和时序进度分别达到了 15.9 和 24.5 个百分点。”浙商分析师李超说。
尽管各地已纷纷调整楼市政策,但仍难以挽回市场信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房地产投资下降12.3%,为今年以来最大降幅;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进一步扩大至28.9%,销售额减少28.2%。
“年初 5.5%的增速目标基本无望,”信达证券在最新的宏观研究专题报告中直言,从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与此同时,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及社会融资规模也双双低于预期,表明稳增长政策仍需持续加力。“全年要实现 4%需要下半年实现 5.3%左右的增速,若无增量政策,实现仍有较大困难。”
“比起地产,消费才更令人担忧。”该报告认为,地产对经济的拖累很大,但基建的强势客观上形成了一些对冲。消费比地产更像我国当前经济的风向标。7 月社零同比增速较 6 月回落0.4 个百分点,1-7 月社零同比还处于下降阶段。主导因素是疫情形势,因为年内社零当月同比增速和疫情严重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至于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增速的边际下滑,这都是次要原因。
“若 8 月以后疫情只是零星出现而不再频发,各地促消费政策和消费券有望显现出更大效果,社零也有望边际提升。但假设归假设,今年疫情的严重程度在很多月份都是超预期的,所以总体上,后续消费仍存在较大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7月份投资与消费增速低于市场预期。7月份社零同比增速为2.7%,1月份至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下行至-6.4%,反映出当前国内需求恢复尚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