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为什么老是选错房子?

今天,用诙谐的语言,谈论一个严肃的问题:

01 靠,又选错了房子!

可这些不完美的人,却老是想买到完美的房子。结果就是,没有人能买到100%满意的房子。

买一楼,忍受不了潮湿、噪音、挡光、反味、不通风、无隐私,要是没有个自家的院子来慰藉内心的愤懑,大多数买一楼的朋友坚持不了几年就要换房子。

买2-4楼,以为比一楼高一等,结果挡光、挡视野、隐私曝光并不怎么弱与一楼,连坐个电梯都感觉比高楼层的低一等。

买中上楼层,总该尽善尽美了吧,结果打开窗户看到的不是美轮美奂的小区绿化和外部美景,而是前后左右的高楼。想要远眺看个景,还得努力把眼睛伸长到楼与楼之间的缝隙里,感觉像是做了个贼!

买次顶楼,以为人生达到了巅峰,毕竟价格全楼最高嘛。除了和中上楼层一样看不到好景外,以后往外卖的时候发现竟然和其他中上楼层的拉不开差距,你说气人不!看房的竟然说,你这房子过几年就成老破高了,电梯经常坏,越高越不值钱!气死人了,奶奶个腿!

买顶楼,以为手可摘星辰,不用在别人脚下拉屎,隐隐然有坐观天下的豪感。结果,一把大雨浇了个透心凉,冬冷夏热地牙打颤。算了,还是卖了吧。

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无论买哪一层的房子,最后都得郁结为一句话:靠,又选错了房子!

02 都是些要命的理由!

我住过很多房子,基本各个楼层的都住过,对于上面这些牢骚也算是感同身受。

所以说,这些不满并不是无病呻吟,相反还都是一些要命的理由。

虽然国家规定再差的房子也要保证最少每天2小时的日照时间,可作为新时代追求生活品质的大好青年,2小时怎么够呢?

现在的规划设计,楼越长越高,楼间距却越来越吝啬,只追求能够达到法定日照时间,其他一切从“抠”。

所以从采光方面来考虑,你最好选择中高楼层。网上都有那种计算软件,不懂的自己找数据计算下。

曾经我也是一个楼市小白,废了老巴子力气卖掉了一个2楼,置换了一个26楼,心想着这次总不会挡视野了吧。

结果住进去就泄气了。我那个楼在小区中间,前后左右都有楼,高度都差不多,我打开窗户就看到楼,密密压压的,瘆得慌。

想要看到景,就得通过楼与楼之间的缝隙,那个憋屈。

后来我想明白了,想要好视野,就得买小区边上的楼,前面还不能有别的高楼小区。

只要前面有同等高度的楼,1楼和顶楼的视野,其实差不多少,人家1楼还能看到小区的绿化呢。

电梯是个好东西,让高度不再成为一个问题。平时坐电梯,总感觉高楼层的一脸傲气,低楼层的都想着赶快到“站”回家。

所以买高楼层的朋友,交房前几年心情是好好的。

可人会老,房子也会老,电梯老得更快,10多年就毛病缠身了。

这时候,房子就成了老破高,比老破小还麻烦,中楼层往上,反而越高越没有人愿意买了。

通风这个事,没什么好说的,楼层越高风越大,只要喜欢风,大可以往高了选,不过得小心“高处不胜寒”。

关于这一点,我没有亲自感受过,从网上截取一段给大家参考:

城市的扬尘一般高度在22米至30米之间,特别是干燥的地区更要考虑扬尘。对于空气质量比较重视的朋友,应该尽量避开8-12层的扬尘区间。

另外,湿度也影响空气质量,对于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的城市,以6-8层为佳;空气湿度大的话浮尘不容易飘上来,但如果选5层以下会潮,9-13层会腥。14层以上的话,临海城市海风会飘进来。内地气候比较干燥,3-6层和13层以上都不错。

小区边上的楼就得注意了,若小区外有大路或高架、高速,又有着绿化带或隔音屏的话,那么最低的几个楼层反而是整栋楼上受噪音影响最小的。

关于潮湿,我还要说一点,青岛海边的一些楼经常笼罩在海雾里,这是海景房的美中不足。

一般来说,高一层楼,单价贵上50-200元,有些离谱的会达到300多元,相差10多层总价就差到三四十万。

其次,若前面没有楼,那么次顶楼确实可以看得更远,但中高楼层也不差;反过来说,若前面有高楼,那么都是从楼与楼间隙里看风景,次顶楼无非能够看到前面楼的房顶。

最重要的一点是,买新房时你多花了三四十万,等到卖二手房时次顶楼竟然和其他中楼层差不多,多个几万就没人看。

第四,等到房龄大了,次顶楼就很麻烦,这一点无需多说。

你要是很有钱,那么你随便选。你要是还很在意钱,那么选中高楼层就完全没问题。

这个选择的标准是,能够全天采光及以上的楼层。

至于其他楼层,甚至于“顶天立地”,只需考虑自己的钱包和对缺点的接受程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