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提车难引发投诉:承诺三个月,一等快一年!究竟等多久要说清楚

“订车的时候承诺2个多月就能交车,结果到现在已经大半年了,车在哪还不知道。”“提车时间一拖再拖,仍然是无限期等待,经销商已经劝我尽早‘改单’。”

今年以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留言板收到不少预订了“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市民发来的求助。他们大多去年下半年就已交付定金预订下混动车型,结果陷入了车辆无法按照承诺时间交付、提车时间反复拖延的困境中。迟迟不能提车不仅耗费了他们的耐心,明年1月1日起本市将不再给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发放专用牌照,若不能尽早提车还可能让他们丧失上“绿牌”的最后机会。

在多项政策刺激下,今年上海新能源车消费异常“火热”,从业者们对于下半年的市场预期普遍非常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提车难的现象更应得到行业的重视。尤其是能不能在政策调整前让消费者提到车,应该有个说法。

去年11月21日,市民庞先生在环球港一层的一家比亚迪经销商处,支付10000元定金预订了一辆比亚迪“唐DM-I”112公里尊贵型混动新能源车。“按照销售人员的承诺,今年两三月之间就可以提车”,庞先生称。3月2日,销售发来了一张表格,表格显示,在该经销商处所有预订“唐DM-I”车型的消费者中,庞先生仍位列第8名,提车还得再等一等。这一等就是6月底,距离当初订车已经7个多月,庞先生发来的微信聊天记录中,面对他何时提车的质问,经销商的答复仍是“没有消息”。

7月13日,“好消息”来了。经销商主动联系庞先生,告知一是他已排在该店提车顺序第一位,二是在经销商的订车系统中,他订车的“订单号”终于刷出来了,也即提车在望。庞先生连忙提交了充电桩安装证明、电表安装回执单等一系列材料,做好申请额度并提车的准备。但进展也就仅限于此,尽管庞先生隔一两天就会催促下,经销商的答复始终是“车架号尚未出现,车辆还没有匹配上”……即属于庞先生的那辆车至今尚未出现。

△预订8个多月后,属于庞先生的那辆车仍未出现。

这已是购买比亚迪混动新能源车的“常态”。另一位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留言板留言的市民刘女士称,她去年9月20日在比亚迪上海彤新4S店预订了一辆“唐DM-I”车型,销售承诺3个月内提车。此后提车日期一延再延,直至今年7月22日,系统内才出现了刘女士预订车辆的车架号。有了车架号就可以去申请新能源车额度,8月初,刘女士终于通过随申办确认了额度的申请,待额度批复下来即可最终提车。算一算,从预订到提车整个过程耗时近一年,她感慨道:“买比亚迪的车子太难了。”

长时间的等待让人不快,但更让消费者诟病的是“究竟等多久没人说得清”。由于一直担忧无法在年底前顺利上牌,庞先生在等车期间多次拨打比亚迪“400”服务电话咨询投诉,但均未得到正面回应。刘女士也同样询问过比亚迪官方,得到的答复是“生产和运输都是正常的”等模棱两可的说法。市民陆先生今年1月22日在比亚迪上海卓景4S店预订了一辆“宋PRO DM-I”110公里旗舰版混动车型,迟迟不能提车后他曾6次拨打“400”电话沟通进展,但据他称一直被“敷衍”,得不到无法交车原因的解释和确切交车时间的回复。

承诺3个月,动辄大半年,不少消费者称有被欺骗的感觉。在“黑猫投诉”平台,“比亚迪严重超期提车”已引发上千条的投诉。

一些经销商仍在承诺“4个月提车”

去年起,新能源车交付慢就已屡被报道,相关车企也表示产能在不断爬坡应对,为何提车反而越来越难?环球港比亚迪经销商的宛店长解释为订单量太大,厂家产能不足。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超出普遍预期,各家厂家的生产供应链准备不足,电池、零配件供应不及时,都需要解决产能问题,这是行业的普遍现象。加上目前市场缺芯现象依然没有完全缓解,芯片供应也影响了生产节奏。

比亚迪不透明的排队系统更令交车时间没有准数,早提晚提全凭运气。宛店长称,相比很多新势力造车企业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公开透明的排单系统,比亚迪仍然采取的是给经销商配额的销售模式。对于经销商来说,这个月会配到几辆车、具体什么型号和颜色均是未知数,更无法得知比亚迪的排产情况,对于消费者的要车诉求无法回应,也无法预估时间。徐汇区光启城内一家比亚迪商超店的销售人员则称,比亚迪给到经销商的配额,是根据其规模大小、服务评分等因素决定的,他建议记者在大经销商处下订单。同时,也要考虑经销商店内的排队情况,选新开不久、订单累计较少的店更好,“你可以在不同的经销商处都订一辆,看哪边先来。”

可即便如此,记者连日来走访了申城多家比亚迪经销商,绝大多数经销商仍然在给出三四个月提车的“口头承诺”。面对记者提出的预订混动车型恐赶不及年底提车的担忧,环球港比亚迪经销商的一位销售信誓旦旦地表示:“三四个月就能提车,到年底还有5个月,今年肯定能上‘绿牌’。”光启城比亚迪商超店的销售则坚称“能卖就能提”。他劝说记者,按照三四个月的提车周期来算,8月内是购买混动车型的最后机会了。沪南公路上的一家比亚迪经销商也称混动车型提车时间在4个月左右……

问了一圈,仅比亚迪金桥华裕店的一名销售明确告知记者“别订了”,她坦言混动热销车型都积压了很多订单,今年肯定交不出车,赶不上政策调整的最后期限。据记者了解,不少比亚迪经销商目前仍在处理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订单,“四个月交车”承诺兑现的可能性不高。在某闲置物品交易平台上,大量比亚迪早期的订单在加价数千元转让,转让订单俨然成了一门生意。

市民庞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等待提车的大半年时间里,新能源汽车纷纷涨了价,此时若退订改换其他品牌,要额外支付不少钱,“尽管很不满,但只能继续耗着”。市民陆先生也告诉记者,由于预订的“宋PRO DM-I”110公里旗舰版不确定何时能够来车,4S店已经建议他“改订其他配置或者其他车型”。他质疑,此时再改订其他车型重新排队,年底若无法顺利提车上牌,错失政策的最后机会,损失谁来承担?

△市民陆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由于预订的“宋PRO DM-I”110公里旗舰版不确定何时能够来车,4S店已经建议他“改订其他配置或者其他车型”。

经销商到期不能交车是否构成违约?记者查阅了多家比亚迪经销商的订车合同发现,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并不作数。合同里“车辆交付和验收”的条款中,均没有交付期限的相关条款,即没有明确的交付期限。在消费者无法按期使用汽车的情况下,消费者难以凭合同开展维权,而比亚迪给予的保障也仅仅是“定金无理由退还”。

△合同里“车辆交付和验收”的条款中,均没有交付期限的相关条款,即没有明确的交付期限。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预计,全国新能源车未来5个月月均销量均会在60万辆以上。记者也走访了申城荣威等其他新能源车品牌的经销商,发现新能源车销售火爆,提车周期长普遍无法避免。消费者们认为,汽车厂家理应调整经营策略,维护他们的权益,不能消磨他们对厂家的信任。《民法典》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该格式条款无效。消费者有权要求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在合同中写明交付期限,不能在期限内交车就属于违约,消费者可以主张双倍返还定金。“尤其在上海政策即将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应该提供准确的提车周期,说清楚现在订车能不能按期提车,帮助消费者合理地决策”,庞先生认为。

另一方面,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提车难需要汽车厂家提升产能去改善。从数据来看,比亚迪插混车辆的交付量7月明显加速,预估未来几个月还会提升,这有助于缩短交车周期。但崔东树称,考虑到上海政策调整的特殊性,新能源汽车厂家应给予对应性的措施,如通过区域性地调配措施,来最大程度满足上海市场的供应。他认为,比亚迪插混车辆积压的订单大多集中于今年6月前,针对6月前订车的消费者,比亚迪要给予年底前一定交车的承诺,让消费者放心。

友情链接